最近感悟:生意的逻辑

作者: hovey 分类: 商业 发布时间: 2017-09-23 17:30 ė3,809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最近,有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

去年就接触到的一个新事物,虽然比较看好,但没有参与。

也有要好的朋友转型从事这个方向。

通信行业,虚拟运营这个圈子,提转型的很多,尝试转型的方向也很多,但我看好的就一个半。

这个就是那一个。

为什么我没转?

理由当然可以很多,比如,我们专注于呼叫中心领域,这个领域还没做好做专,还要对现有客户负责,不能好高骛远。

等等等等。

但这些,都与本文要写的主题无关。

我观察到,朋友圈里另一位也开始做这个项目。

我非常看好他做这个项目,以至于与原先那位朋友谈起此事,我甚至认为他将来会超过朋友代理厂家的规模。

当我意识到自己如此看好这位后来者时,突然,我的世界观崩塌了一块。

都在朋友圈中,时常关注,为什么原先意识不到他很适合这个项目?

因为,与朋友时不时就会聊聊这个项目,前后有大半年。

看好的项目,虽然自己没有参与,但意识不到哪些人最适合参与,这就不可原谅。

一定犯了什么致命错误,而且是思维上的。

反思……

最终总结出来的东西,简单至极,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够解释天天讯通这3年的发展。

我认为,这个可以代表,绝大多数生意的本质。

可能也有例外,比如一直不太认可的,生意2VC的,以及2股民的;当然,放长远看,2VC/2股民是过程,不是结局。

P=n*N*r*p;

P:总收益;

n:复购次数;

N:潜在客户数;

r:潜在客户转化为成交客户的转化率;

p:平均单次利润;

 

n,复购,就是回头客;有些生意,天然具备一次性的属性,比如旅游区;有些生意,必须重视回头客,比如街坊生意,做不好,就挂了。当然,是不是必需,是不是垄断,竞争是否激烈,回头客跟服务质量未必成正比。

变卖为租也是变相提高复购次数的一种手段,分时租赁,设备租赁,应该都有类似属性。以前观察过,打印机租赁,以及一些昂贵的实验室设备租赁,都有很不错的收益。

衡量复购最有效的指标,也许就是品牌忠诚度;据说,生活必需品之外,越是奢侈品,品牌忠诚度越高。

N,潜在客户数。这个最易理解,主要涉及到2个或3个主体,卖方,买方,以及中间方;如何让卖方的产品广为人知,扩大潜在客户群,这是广告&营销需要考虑的;很多时候,一个不知名的品牌,在实力不够的时候,往往通过中间方来扩大潜在客户数,这就是渠道。有句话,叫做得渠道者得天下,说的应该就是这里。

中间方,还有一种类型,平台型的,比如,现在很时髦的,连接一切。

r,成交转化率,市面上理解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就体现在此处。要么是技术优势,要么是成本优势,要么是服务优势,或者其它优势,说的都是让客户不得不选择你成交;然而,绝大多数的生意,产品/服务同质化基本都是百分百确定的,只要不掉队,成交转化率应该离市场平均水平都不会太远;在很多老板心目中自己独特的优势,多半都是自以为是,在顾客看来也许不过尔尔而已。

当然,也有极端的例子;比如把生意做成宗教信仰般,围着一堆死忠粉,100%的转化率,如果有生意人真能达到,估计做梦都会笑醒。

p,一次生意的利润,要提高,要么就是提高上限(价格),要么就是降低下限(成本)。充分竞争的领域内,没有一分钱买不走的忠诚度,那就考验降低成本的能力了,精细化经营,从生产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税费成本等各方面着手。

做平台,P=nNrp,假定平台用户相对固定,n就是定数,r基本也不会有太大变化,最大的两个变量就是N和p了:平台初期,为了扩大N,牺牲p;平台稳定期,N也稳定了,就到了收割的时候,p必然要提高。

所以,滴滴快的将市场瓜分的差不多,也就合并了,也就提高收费了,据说还存在利用信心不对称双边恶意加价的情况,虽然他们吃相难看点,但是亦是必然。

回头一看,nNrp貌似就是一些废话,道理都懂,但有何用处?

于我而言,这个公式的意义,就是在思考问题时,有一个逻辑上的框架,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总不至于离谱。

简称,思考有套路。

想明白了,也就知道:

为什么有些生意对选址看的无比重要?

为什么有些生意服务态度差,人家还能坚持开店n多年?

为什么有的生意产品好,服务也好,老板也好,但就是不能坚持多久就关张?

为什么小区/路边有些店子的老板换了一茬又一茬?

为什么恶俗广告常年榜上有名的脑X金生意会如此成功?

为什么有些生意利润超薄,看起来就像是做搬运工做苦力的,但依然风生水起?

为什么煎饼摊上的大妈说月入3万不会少那一个鸡蛋?

为什么金融类平台的手续费,微不足道的手续费比例,会是最赚钱的企业?

为什么连接一切的口号这么亏钱,还这么值钱(腾讯股票是一翻再翻,小马哥作为当家人,持股都是一减再减)?

……

等等等等。

明白了道理,就不容易被忽悠。

明白了道理,就能正确的判断,自己的优势到底在哪儿。

明白了道理,就能判断自己所处的阶段。

明白了道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就知道力该往哪儿使。

以前跟朋友们聊新项目,大都是感性判断项目靠谱不靠谱,完全没有章法,理由也是杂碎不成系统。

因此,就算身边有金矿,也不会有意识,更别提去应用。

现在回头看,朋友那个项目,nrp提高的空间相对有限,或者说,在当前阶段,nrp的提高不是核心矛盾。

核心问题是N。

朋友圈后来的那位兄弟,恰恰能解决N的问题,并且,我非常看好他能短期内搞定N。

因此,他的成功是个大概率事件。

也许你会问,既然这么看好,为什么不能100%确定成功?

P=nNrp,每个环节都OK,按理就应该100%成功。

通俗来讲,战略的成功,并不意味这战术就能成功;离开战术的战略,就是空中楼阁。

成功没有充分条件,成功需要做对很多事,一些关键环节上的事情做错了,纵使范蠡再世,也无力回天。

就像下图展示的那样,要达到成功,有很多节点必须达到;虽然到达任何一个节点,可能存在多种方法,但只要有一个到不了,就意味着失败。

成功的路径

另外,P=nNrp成立,还隐含了一些前提条件,能想得到么?

特别的,我看好那位兄弟,还有一个原因。

那位兄弟,连续3年,每天写一篇文章,从不间断。

试问这种坚持力,有几人能做到?

所以,我对他最终选择这个项目的最终看法是,天道酬勤。

看到这里,想必你很想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项目?

加我微信(40993704),私下告诉你。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763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