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的边界:无能为力

作者: hovey 分类: 教育, 杂记, 管理 发布时间: 2023-04-28 17:17 ė1,051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这可能是篇毒鸡汤,慎读。

如果有人说你无能,你说对方是不是在骂你?

中国移动全球通当年广告词,我能!

能,是个执念!

能引起共鸣及传播,会不会是因为经常不能,所以才希望能?

从小到大,学校教我们的知识,没有什么题目是搞不定的,什么问题都有答案。

同样的努力,同样的条件,能获得同样的结果。

可走向社会,才发现没有标准答案才是人生常态。

基本没有相同的条件,哪去找相同的结果?

更让人悲哀的是,原来,这个社会,线性的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还有概率的部分,投个骰子,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个出什么。

还有博弈的部分,即使你比别人更努力更优秀,但成果与你无关。

还有混沌的部分,差不多的条件,最终却走出天差地别的结果,哪里说理去?

回头来看,有标准答案的那些年,才是最幸福的时光。

不管是取得的好结果,还是勉强的结果,我们既知道为什么,大概率也知道改进的方向。

也正是这段悠长的成长时光,塑造了我们大部分人认识世界的底层逻辑:不管什么结果,都是有原因的。

别人能,我也能!

可惜的是,世界缺不以我们的意识为转移。

有人说,人的成熟,是从发现世界不是围绕自己转动的哪一天才开始的。

很有道理。

越长大,越无能。

据说,对孩子的态度,很多父母无比认同的下面的心路历程:

幼儿园: 天才神童,改变世界。
小学一年级:社会精英,牛津哈佛。
小学三年级:尖端人才,清华北大。
小学六年级:头部人才,985/211;
初中: 能上重高。
高三: 能上大学。
大学: 希望能找个好工作。
毕业后: 能结婚,能生子……

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会少太多太多烦恼。

可惜的是,我们大部分人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无知。

即使是专家,也不例外。

而且,专家这个词,都被玩坏了。

常见的一种:专家在自己狭小的领域内非常专业,但跨领域发表的“高见”,就贻笑大方了。

人这一辈子,需要太多太多的能力了。

探知自己能力的边界,承认边界外自己的无能为力,也是一种能力。

与这个世界,才能真正的和解。

再进一步,没有谁规定,边界是固定不变的。

既能扩张,也会收缩。

向内求,拓展自身能力,做到张弛有度,奕然精彩人生。

再再进一步,人生苦短,学海无涯。

有NB的哲学家说过,以有涯追无涯,殆矣。

所以,合理的放弃,向外求,合理的团队组合,抑或能有不一样的人生。

虽然结果未必会是好的,毕竟,那些事,宏观来看,很多就是无能为力的。

然,也算不枉此生。

 

最后,祝朋友们五一劳动节快乐。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1128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