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1000年后也无法解决
这几天,中关村二小的学龄儿童在校被凌欺凌事件,在朋友圈传播。
前不久,罗尔的募捐,也是在朋友圈广泛传播。
都是跟孩子相关,击中了父母心里最柔软的那部分。
但很少人去想,没有一定的实力/能力,一个这么小的事件,能在朋友圈如此广泛传播?
所以,坐等剧情翻转。
之所以说,那篇文章中提到的孩子被欺凌,是小事,是因为:
1.偏听则暗,现在只有一面之词;
2.孩子并没有被怎么的,而且是大人转述;而心里伤害这种东西,是无法衡量的,说的比天塌还严重也是不无可能,被伤害程度无法量化;
3.有几个孩子,在学龄阶段不被欺凌过?我相信,这篇文章,能引起共鸣,估计也是因为能唤起绝大部分人童年回忆。
因为以前在北京呆过,大概知道中关村那边的学校都不是普通学校,非富即贵才上的起的。刚查了下,还真如此,北京市排名前十,学区房10W+起。
我个人看法,孩子在学校被欺凌,是必然事件,无解。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同学们之间相处,总是会有矛盾,总会出现既动口又动手的情况,孩子们不知轻重,发生严重伤害也总不可能杜绝。
别说在学校,就算是在家庭里,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也无法避免孩子的意外伤害,况且那么多孩子的学校?
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独子都是宝贝,磕着伤着,很多家长会找老师学校要说法,极端一点的会拼命。
如果你是学校校长,怎么破?
尽量杜绝一些可能发生伤害的情况发生。比如,放学绝对不留堂,严格开门及关门时间,不多拖一分钟,禁止放学后在学校逗留,课间休息尽量让孩子在座位上坐着不外出,减少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大型活动,一些必不可少的活动让家长参与分担监护责任。
一句话,不作为。
呛死有风险,喝水需谨慎。
因噎废食。
可惜,形成这个现状的机制,不是少数服从多数,而是一票否决:即使超过一半的家长支持学校进行粗犷式管理,只要有几个家长不支持,就不可能开展,毕竟,它是义务教育,学校没有选择权。
说学校不尽到责任的,我认为是不太科学的。学校最怕出事,只要学校知情,总会介入处理的,最关键的是,这种处理,很难量化一个标准,就像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般,所以这个处理,不一定会让当事家庭满意。也许,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在家长们闹得不可开交时,孩子们早就又玩到一块去了。
拿国外学校的一些机制说事的,估计真要去查查国外那些学校的欺凌事件,也许还会倒过来感慨我们的学校要纯净的多。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改变不了环境,那怎么办?
改变自己咯。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看开点,这未免不是一场挫折教育;教育孩子,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孩子出事的能力;超出孩子处理能力的,再出面协助学校来解决问题;当然,不排除依然无法解决,孟母都能三迁,今人应该也能有这种魄力吧。
另外,不要说小学阶段,这类事情,在幼儿园阶段就有了,那可是平均一个老师盯10个孩子,远远好过小学。作为过来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被欺凌时,我们没有找老师,而是给她一些建议,尝试让她自己处理,结果,她处理的结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以一种我们完全没想到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我们一边感慨,中国现在的男子,越来越阴柔,男子汉气概越来越少;真到自己培养孩子时,被别人欺负下都受不了/解决不了,何来男子汉气概?!
上面这点文字,估计很多家长看了会很不爽;好在我也是为人父母,想站在道德高地来指点的,还是算了吧,交流一下,倒也无妨。
说真话,不中听,也罢。
我相信,分享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本文不设版权,欢迎转发转载(微信/QQ:40993704)。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