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有一个事实,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活的挺盲目的。
貌似都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但什么叫更美好的生活,并不清楚。
钱多?大房子?享乐?子女有出息?
也许都是。
看看动物世界,发现它们也挺努力:也都为了活的更好一点儿努力,为食物而争夺,为求偶而竞争。
如此来看,我们和自然界的动物,甚至圈养的猪,有什么分别?
人会思考,据说有3个问题,想清楚了,就是哲学家:
我是谁?
从哪儿来?
到哪儿去?
这几个问题,真深入思考,估计很多人会发疯。
这几个问题基本等效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有些人想不清楚,就离开了。
另一部分人想不清楚,就不想了,顺其自然。
未知死,焉知生?
去火葬场,去殡仪馆,看看,听听,也许我们就能够领悟更多。
当然,也不必这么麻烦,现在都互联网化了,有些事情,还真是有些捷径。
比如,百度下,悼词怎么写?
大概率是,生平介绍,然后展开介绍下,为人父母如何含辛茹苦带大孩子,事业方面大多兢兢业业,与人为善,奉献了一生。
一篇悼词,只改下姓名及生平年月,估计通用80%人。
反过来想,如果自己哪天挂了,我们希望自己的悼词该怎么写?
相信没有哪篇悼文上写该人此生赚了多少钱,买了多少套房吧?
想清楚了,也许,就知道我们该追求什么了。
比如,马云的微博签名,乡村教师代言人。
可惜,大部分人,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发现自己已经老了。
也因此,一些晚辈总结说,世界上有3种笨鸟:
一种是笨鸟先飞。
一种是嫌累不飞。
第三种鸟最讨厌,自己不飞,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
所以,当老了的时候,回顾这一生,最有价值的事情,也许是,我有一个理想/梦想,并且实现了。
相信大部分人都写过一篇名为《我的理想》的作文,而最纯真,孩童时代的理想,最为纯粹。
不忘初心。
到现在我还记得,小学的时候,《我的理想》是工程师,虽然那时候不知道工程师具体是干什么的。
世事还真是无巧不成书,长大后,还真就做起了工程师。
既然干上这一块了,那就再干出色点吧。
现在我们在做呼叫中心系统,虽然不赚钱,但我们的志向,依然是要做最好的呼叫中心系统。
想想,自己的悼文上,如果能有这么一句,此人参与开发的呼叫中心系统,口碑不错,给很多公司带来了价值,也不枉此生。
所以,对于呼叫中心,就算不赚钱,我们也要坚持做到最好。
在深圳,这个愿望,折磨了我3年,但依然不够,因为,我发现,人才太少,聚集不起来。
所以,技术团队内迁武汉,为了就是能够做更好的产品&服务。
在武汉招聘技术时,与深圳相比,我发现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对于这个愿望,我又看到了希望。
在深圳招人,绝大多数求职者首要要求的是待遇,再才是技能提升,职业机会等,很少听到因为兴趣而选择,更别说坚持了;碰到待遇更好的机会,离职就像过家家,少有错过的。
在武汉招聘,碰到一些本地的求职者,深入聊聊,发现一些不盲目投简历,反复筛选公司,寻找的职位要与自己兴趣相匹配的求职者,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
细问,独生子女,本地有房(或将来可继承),生存的压力并不大,职业方面,当然要追求自己喜欢的。
嗯,他们未必知道自己最终会追求什么,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所以,技术团队内迁武汉,这步路,看起来,是走对了……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