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经验,总该去经历下

作者: hovey 分类: 杂记 发布时间: 2017-01-27 23:07 ė2,161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一个地方,百十来号人,男女隔离。

相互之间,完全禁语,肢体语言也不被允许。

上交一切通信设备,不允许阅读,不允许书写。

活动范围,大概不超过一个足球场。

一日只吃2顿,而且全素。

早4点起床,晚10点熄灯。

持续10天,只做一件事情。

前不久,我刚刚经历了一次,内观禅修。

我家领导一朋友,一两年前向她介绍过这个,我也因此知道了个大概;因缘巧合,刚过元旦,报名结束前尝试了一下,报名候补,估计因为临近春节的缘故,居然补录成功,机缘来了,遂成行。

我对宗教没什么了解,也没太大兴趣,但修行提升自我,是一辈子都需要学习的事情。

我们认识世界,大部分人都是从外部世界来观察认识的,而内观,是通过观察自身来认识世界,而且,这个方法,不限定人的宗教信仰,无所谓什么人,都可以学习修行。

为什么这么自信?

因为这个方法,不是通过灌输理论来启发人的,而是让我们自身体验到来感悟的,是实证的修行方法。

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接触→分辨→感受→动作,任何信息,首先通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然后分辨,身体会有感受,再做出进一步的动作。这个修行方法的核心,就是在感受这一块,身体跟我们意识之间这道桥梁,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10天时间,就做这一件事情:从观察呼吸开始,去体验身体的感受。

收获多少?根器不同,收获各不同。下面列举的这些,是自己实际体悟到的。

比如,为什么修行要持戒?

因为,要定。

定是心不乱。坐下来,闭上眼睛,不要说没有念头,一个念头维持10秒,都是超级艰难的。

为什么要定?因为,要慧。戒生定,定生慧。慧这个,远没有开悟,我还没有发言权。

持戒,一定生定么?那倒未必。但持戒,一定会让念头变少,为生定创造更有力的条件,这是铁的事实。

最开始坐下来,脑子里面一片不得宁静,10天的封闭式修行,禁语素食,到后来,念头越来越少,直至体会到脑中清静无念头,但又能觉知周边的动静,有觉知无念头的情形。

又比如,修行为什么要打坐?能不能坐在椅子上修行,躺着修行?

因为要保持清醒不昏沉,坐在椅子上或躺着,如果能保持心念清明,也应该可以。但我做不到,每每尝试,没多久我都会睡着,但打坐,却总能保持清醒。

打坐为什么要摇杆挺直?为什么最好要双盘?

摇杆挺不直,长时间打坐,压根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根本坚持不了多久,你一定会活动身体。

为什么要双盘,据说双盘最稳,无体验,道听途说,此处无发言权;但长时间打坐,身体晃动或变换姿势,一定会极大影响定的效果,或者压根就体验不到定,而要生慧,长时间的定又是必要条件;所以,很多宗教修行门派追求双盘的道理,核心原因应该在此。

所幸,内观并不要求打坐的姿势,只要保证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同一个坐姿即可,无论抱着腿坐,散坐,单盘,双盘,均无所谓。

所以,最开始,10天的内观,我打坐的姿势,一开始是脚板着地弓着腿抱着腿坐,因为散盘5min都痛的受不了。

所幸,学习内关,还是有不小的收获,到最后,能够保持坐姿坚持散盘1个小时不松腿。

其它的收获,从同修的同学上可以看出一些,一些烟瘾深重的,10天内能够安然度过;据说,如果课程结束后还能坚持下去的话,毒瘾都能根除。

身上有疾病的,据说能够坚持下去的,很多疾病都能根除;我自身感受到的,是多年鼻炎的顽疾,原本以为这次可能会受不了,但居然10天2个鼻孔都通气,鼻塞基本没有,基本没有打过喷嚏,身体的感受,舒服极了。

更多的,对心理的疾病,有更好的效果。这个也是大部分人学习内观最原始的动力,去解决痛苦;据说,每次内观报名,都是女众报名难,因为女众的心理痛苦貌似更普遍,家庭不和,夫妻感情,婆媳矛盾如此等等,能够很好的开解。对这个,没有体悟,没有发言权;但从报到的首日到课程结束,人的精神面貌,倒真是多了很多祥和安宁的表情。

另外,还有一个核心的收获,但这个,如果写出来,可能对以后有兴趣去学习体会的造成干扰,降低学习收获质量,就不分享了;同时,我也真诚建议,如果有兴趣去学习的,尽量不要去了解过来人的太多经验分享,会对学习造成一定的障碍,保持好奇心,是最好的学习动力。

另外,这个课程还免费。

但这个世界很奇怪,越简单的东西,就算免费,你都很难坚持。不服,你去试试?

 

今晚是大年三十,祝各位同学,鸡年大吉大利,学习进步,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合家欢乐,财源广进,一帆风顺。

分享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如果觉得小文还有点营养,欢迎分享给更多人。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620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