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慕尼黑电子展观展有感,谈谈电源企业的升维思维

作者: hovey 分类: 商业, 技术 发布时间: 2016-11-22 19:34 ė2,294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作者:电源老代

(上)

Electronica从1964年创办以来,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电子行业的展会之一,也是国内电子器件和部件配套企业参加数量最多的一个展会。来慕尼黑已经三天了,布展和展会器件接触了很多电源界的同行和器件供应商的朋友们,大家都分享了自己对于电源行业的想法,今天就抛砖引玉,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从二战以后,由于联合国和欧盟、东盟、非盟等各种区域性的合作组织的存在和协调机制,人类发生类似于二战等毁灭性战争的可能性已经很低,进而取代的是在各种贸易条款制约下的各种贸易活动,通过林林总总企业活动,参与全球竞争,把自己的东西买到对方国家,根据自己企业在市场上的稀缺程度,获取企业在该市场的合理利润。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开始睁眼看世界,从80年的三来一补最低端的靠出卖低价劳动力,到90年代开始自己做一些衣服、玩具类的低端产品,到二十一世纪初出口一些低端科技类产品,到现在在很多领域,开始参与全球高端技术产品的竞争,一步步走过来,这个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一个艰辛的过程,也是中国成为全球GDP第二的一个基石。过去通过战争可以获得的,现在通过贸易合理合法的获得,这也是现在这个世界的主旋律。在慕尼黑电子展的参展企业中,老代大致看了一下,中国企业的展位大约占了10%左右,这个数据年年在提高,中国的竞争力由于中国人的勤劳和智慧,也是与日俱增。

和很多做器件的朋友聊天,发现每个人的知识面都很局限,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信息孤岛中做事,其实有很多行业很明朗的事情,自己在做判断的时候还是犹豫不决。老代觉得,要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除了要有工匠精神,在自己的行业有所建树,还要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问题,用今年上半年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升维思维,降维打击。老代比较认同刘慈欣的一句话:当外星人要是来到地球,我们不要想着用自己的科技、经济去与之对抗,在外星文明(能来到地球),那些是没有用的。要想生存下来,应该去想想被忽视的能力,比如卖萌,先成为外星人的宠物,不被杀死再说。

储能和新能源是这几年一直比较火热的话题,早上老代想了一些,要做一个合格的储能人才,需要了解的维度和信息量要非常大,匆忙就用手大致画了一个图:

1.webp.jpg

从上图开出,要做好一个好的储能人才,对于专业知识是要求跨界的,很多漂亮的储能投资计算公式,在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变化非常大:

摘引网上一个易事特电源公司的朋友转普京的话:无论经商投资还是从政,想要成功都必须需要两手,一手忠诚,一手能力,如果没有忠诚,能力无足轻重!顺便告诉各位尊敬的领导及长期的合作伙伴,因铅价已由上半年的12000元/吨,上涨至昨日的16370元/吨!受其影响,铅酸蓄电池的价格也将被迫上涨!即日起易事特蓄电池价格有所调整,多有不便,还望各位领导及合作伙伴一如既往地给予易事特更多支持!下面是易事特通知客户的通知:

2.webp.jpg

铅价最近一段时间的波动图如下:

3.webp.jpg

这些看似和电源没有关系的数据,其实决定了很多商业模式的变化和器件供应商自身产品未来的销路。至少是很多做依赖铅碳电池技术的储能公司,就会面临商业模式上的问题。

另外一个是关于电子行业都要用到的PCB,老代收到一份邮件:自今年7月份以来PCB主要原材料覆铜板材开始涨价导致PCB印制板的涨价,原本以为只是短时间的价格浮动,直到9、10月份,PCB价格涨的是越来越离谱,覆铜板材几乎是一天一个价,从加价10%到20%,到如今的30%。这样疯狂的涨价已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我们最近1个月调研和走访PCB印制板厂、覆铜板厂以及铜箔厂,找到了PCB涨价的原因,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带动新能源汽车所需的锂电池需求增大,而铜箔是生产锂电池的负极主要原材料,其需求也随之增大,加上锂电池铜箔的生产工艺相比PCB铜箔要简单,利润高,于是大部分国内外铜箔供应商将绝大部分PCB铜箔转移至锂电铜箔,导致覆铜板材铜箔产能供给不够,价格一路飙升,7月份的铜箔加工费约20000元每吨上升到现在的45000每吨,电解铜箔的价格从60000元每吨的单价已经上涨到今天的80000多每吨,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导致这个行业价格处于疯狂离谱的状态,目前我们的PCB的涨价幅度要超过50块每平方米,而且这个价格随时可能上涨,我们现在面临的是PCB的原材料的交期延长,供应商要求的回款周期缩短以保障优先抢到板材的供应,对于特殊材料的预测需要做的更加准确。

 做电源的,除了做好电源,也要关注金属期货市场。

(中)

由于时差关系,现在慕尼黑时间3点就爬了起来,今天聊聊电源人的跨界思维。拿破仑说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老代的理解,当时的战争已经从冷兵器时代转向火器时代,特别是火炮的大规模应用。一个战争,除了步兵的排兵布阵,骑兵的快速冲击,更重要的是火炮在第三维度的狂风乱炸。要做好一个好的士兵,除了要站好自己的岗,还要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问题,这大致是小而言之,大而化之的道理。

今年充电桩行业有一个大家讨论很热的话题,就是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计划重点转向的清单公布,几百家充电桩企业只有两家公司入选,一个是南瑞集团申请的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运行安全与互联互通技术,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安全可控、能源互联、开放互通的智能充电网研究与应用示范。这两个公司分别获得了2500万的重点专项资金的支持,充电桩行业南瑞集团投入了很大的研发资源,一直作为国家标准的支撑和实施单位,国家队的地位取得国家资金支持当然没话讲。特锐德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入选很多人都很感意外,老代在10月30日深入青岛调查,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作为一般的充电桩企业,请一些在电源行业呆了很久的资深电力电子专家,老代有很多原来的同事分别在不同的充电桩公司担任技术领头人的角色,把户外柜的配电和防护技术,加上电子电子变换技术和系统监控和通信技术,就可以做成一个完美的充电桩。而特锐德的布局,从人才的结构来讲,除了在电子电子资深专家茹永刚外,还有从原来IBM、微软等IT公司过来的大数据专家、云平台专家、电池专家和电气专家团队。这些跨专业的团队,从不同的维度解决客户的痛点,并且提供超出客户期望的产品。

1.webp.jpg

 其实,电源人在面对系统解决方案时,相对比较被动。多年积累下来的电源变换技术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只是一个环节,功率密度和一个点的效率差别,对于最终的客户的体验相对比较有限。下图是特锐德的整体充电生态:

2.webp.jpg

举个例子,根据武汉市大巴车的在各个时段的充电数据分时分析,优化客户的充电习惯,可以帮助客户在充同样的电量的前提下,把原来每度电8毛多的电费,控制在5毛多。这是利用了电价在不同时间的收费标准,灵活实时的调配充电,将客户的实际电费降低20%以上,这种突破,要从电源本身的技术来解决,基本是无解的,因为现在的功率变化技术,已经做到了95%-97%左右的水平,未来几百年,提升的空间也就几个点而已,电源人要解决的只是不断的降低成本,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而已。

3.webp.jpg

前天在展台和智胜新老板余可壮在聊天时,也谈到不同类型的电容之间的相互替代历史,当电解电容出现技术瓶颈时,就出现了固态电容和薄膜电容对电解电容的替代,而在电解电容出现解决了高低温工作等难题后又重新替代薄膜电容等例子。除了各个类型的电容相互迭代,电容和电池之间的相互迭代也不容忽视,例如风机变桨系统的储能单元,现网大量的铅酸电池由于高低温特性和寿命原因,近几年不断的被成本更高,但是TCO更低的超级电容替代也是行业的趋势。

昨天巨磁公司总经理陈全到了展台,也聊到跨界打劫的例子,巨磁通过和上游客户深入了解规格和需求,用一体化的传感技术,把互感器及后面的一堆检测电路整合成一个新的芯片,在光伏行业大量替换了互感器固有的市场。在传统采用采样电阻的电路中,采用芯片集成方案,代替传统的采样电阻+隔离运放电流取样电路、互感器电流采样,在整个行业向工业物联网和传感智能化的大趋势推动下,巨磁的创新技术iShunt™等创新技术使得磁电传感,特别是电流传感器应用既高度集成易用,同时实现高功率密度化,也实现传感器高速软件化。做互感器或者采样电阻的公司,如果没有升维思维,不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应对的策略和相应的技术方案来应对,只有束手就擒的命运。

 在电源行业,铁塔户外电源柜也是将传统的户外机柜+通信电源+空调制冷等三个产品集成,带来产业形态的巨变。在光伏行业,自从有了逆变升压一体化方案,把逆变器和箱变厂从合作伙伴变成竞争对手,原来这事两个单独的设备,后来为了节省投资、把两个设备装在一个集装箱里;这样逆变器厂和箱变厂都可以投标了,从伙伴到对手。在电视电源行业,LCD电源和屏上自带的inverter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基于成本的压力,LCD电源厂家把LCD电源板+Inverter集成为二合一电源LIPS(LCD Intergrated Power Supply),把主电路的24V电源直接省掉,LIPS的直流输出直接接PFC后的400V高压,不仅帮助客户节省了成本和器件,而且转换效率和能效也高了很多,着这场跨界打劫中,所有的inverter厂家彻底出局。

 就拿现在老代在酒店桌上用的转换器:

4.webp.jpg

有交流插座和两个USD接口,等于完成了过去一个转换器和两个充电器的功能,同时旁边的绿色按钮,是一个锁定开关,改变了过去多用转换器插头来回晃动的痛点。插座厂和电源厂在这个细分领域相互交叉竞争。

各种跨界打劫,也是比比皆是,真正革自己命的,常常不是自己的对手,而是外来的野蛮人。

(下)

上面两篇讲了一些理论上的东西,今天聊一些昨天在Eltectronic上碰到的真事。一个做薄膜电容的参展的朋友兴奋地给老代看一个电源的照片,说道:“你看,这个电源上的薄膜电容用量超过30个,全是机会啊。”

1.jpg

看完这个照片,不得不说,这个电源工程师对于薄膜电容有特殊的偏好。于是带着好奇,老代就在昨天早上拜访了一下设计这个电源的荷兰公司。发现这个电源是一个10KW的充电桩模块,而且产品搭了两层。这个电源设计粗狂豪放,从工艺方面来讲乏陈可数。老代估计他们这款10KW的模块由于设计和批量化原因,他们的售价基本上可以买我们两个15KW模块,暂时忽悠一下不懂的客户也罢,要是见了真正懂行的,基本上是见光死,这种产品和公司基本上没有投资价值也不会未来给电容厂和其他器件厂带来很大的订单。这种公司要是在中国,早就已经关门了。我们大天朝的电力电子技术,在中小功率领域,可以是已经勇冠全球了。

 怀着浓厚的兴趣,老代看了一下这家荷兰公司的另外一个产品,是目前比较流行的V2G技术,请参见下图:

2.jpg

给老代介绍的荷兰帅哥,说这个V2G由于采用了直流充电技术,所以可以快速给电动汽车充电,并且可以在电网需要的时候,把电动汽车里的电池的电通过这台设备向电网输电。老代看完后,提了三个问题,首先,这个V2G的功率只有10KW,对于一般的车来讲,40-60度的电量,最快也要4-6个小时把电充满,如果碰到Tesla Model S这类80多度电的车来讲,需要的时间要超过8个小时,这根本就不是快速充电,直流充电和快速充电不能划等号。另外,要让电动汽车给电网放电,汽车首先开放对外放电的能力和开放相应的接口。这个有点类似手机给手机充电:

 3.jpg

这个概念很久了,老代换了几个手机,好像都不具备这个功能。目前能够支持V2G的电动车,好像并不多,电网也对V2G电池放电的调度系统和计费补贴政策也没有。最后,如果真的将来技术条件和政策条件都具备了,老代觉得谁也不会买这么大一个外挂的V2G双向变换设备(估计售价少超过5000元),而应该是把现在车上的OBC(on-board charger)升级,增加几百块钱来完成这个功能,车载的V2G才是未来的趋势。

 很多器件供应商,见了项目就上,但是如果不去升维思维,这样未来没有前途的项目多跟几个,公司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类似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在去年一个电源群里,发生过一个撕逼行为,一个充电桩电源模块供应商抱怨他的客户不付钱,客户回复说你们的充电桩模块三防漆没有刷就出货给客户,在充电桩这么恶劣的户外使用环境里,没有刷三防漆这样低级的错误基本决定了这个模块厂不会未来在充电桩模块市场生存,因为他们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另外,要客户付钱,在群里发泄情绪,这和泼妇骂街的行为更恶劣,一个撕逼,口碑没了,以后哪有生意做?

最后讲一下不同类型的人的升维方式,原来老代在华为工作时,华为对于人才有两条职业发展通道,一类是行政级别的提拔,另外一类是技术专家通道。

在行政类的职业通道上发展,要提倡宽频带,窄振幅的人才。现在企业面临的竞争,都是来自全球的多维度的竞争,对于管理人才的要求,要求从更高的维度去思考公司的战略。比如说中国的能源转型,对于各个电力设备行业影响巨大,一些传统的发电设备公司,例如发电设备企业东方电气,在电力市场降电价、降利用小时、低电量增长率、低负荷率的“双降双低”的大环境下,从2011年的30亿的净利,掉到去年的4.3亿,今天的形势巨为恶劣,2016年的三季报出来,首次出现巨亏10亿多。

4.png

 而在同一时期,同样是发电设备的阳光电源,利润节节攀升,从2011年的1.725亿涨到去年的4.25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

5.png

 同时,国际政治环境,也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例如最近美国的大选。6.jpg

川普在大选中获胜,对于新能源行业未来的政策会产生不确定的影响。下面是川普在Twitter上发表的一些言论: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论调是中国策划的企图使美国制造失去竞争力”  ”The concept of global warming was created by and for the Chinese in order to make US manufacturing non-competitive.”

 “我们为了神话中的全球气候变暖,让我们继续摧毁我们工厂的竞争力吧,中国对此非常高兴。”Let’s continue to destro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factories & manufacturing so we can fight mythical global warming. China is so happy!

“我们不能为并不存在的气候变暖摧毁我们工厂的竞争力,中国人在幸灾乐祸”      We can’t destroy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ur factories in order to prepare for nonexistent global warming. China is thrilled with us!

“我们应该聚焦美丽清洁的空气,而不是浪费且昂贵的气候变暖的鬼话!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危害我们的空气质量” We should be focusing on beautiful, clean air & not on wasteful & very expensive GLOBAL WARMING bullshit! China & others are hurting our air

这些言论来看,美国未来几年的新能源产业的政策不容乐观。在德国和一些当地的朋友聊天,大家对川普的胜利表示无奈。而对选票占多数的制造业工人来讲,川普是他们的救星,川普的目标就是要制造业重返美国,川普的胜利其实就是屌丝们的胜利,类似这样的选情的泰国多年前发生过,就是有广大农村人口支持的他信逢选必中,搞的反对派没办法,最后政变驱赶他信异国他乡。

类似这些信息,对于一个企业的管理层要及其的敏感,里面有机会也有挑战,对于企业的战略选择至关重要,有句话说的好,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对于从事技术专家路线的人才,任正非指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只可能懂得一点,应该在这一点上做到“窄频带、高振幅”。对于研发人员而言,研究的面要窄,研究的深度要深,这样才能成为专家,真正实现技术突破,为公司创造价值。电力电子技术,是一个工程应用类的学科,除了要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的各种硬件线路本身,现在很多超过1KW的电源都已经是数字化电源,DSP的数字化控制技术要求很强的软件设计能力,好的电源人才必须做到软硬兼备。同时,也要加强对一些新的器件,新的工艺的研究。

 老代有一次和焊机电源的卢苇聊天时,卢苇聊到当年设计的一个UPS系统,刚开始的设计是使用6个电感,最后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把电感的数量优化到2个,不仅性能得到了提升,而且系统成本下降了10%。二流的工程师是人云亦云,人家使用6个电感,我也照着来,很少去思考为什么?怎么去提升?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电源的加工费也占到成本很大的比重,产品的DFM(Design for Manufacture)和工艺设计就尤为关键,老代经常听到,这个产品设计的好生产,直通率高,这个就是对电源工程师好的评价,罗永浩的锤子手机再有情怀,最后就死在DFM上面,东西做不出来,握着30万台手机订单也是白搭。

昨天在展台上,一个捷克的电源工程师对于我们的展品爱不释手,虽然客户没有去测试性能,但是懂行的客户就懂得,工艺设计漂亮的产品会说话,工程师通过产品,客户传递太多的信息。这些都需要电源人具备多维度的能力。

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做到跨越自己的局限,做到升维思维,要在自己的领域获得成功,除了达芬奇这样不世出的天才,我等芸芸众生唯一的通道就是长年累月时间的积累。用周华健的一句歌词送给大家: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588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