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痛苦,相信城市人都经历过

作者: hovey 分类: 商业, 杂记 发布时间: 2015-10-16 17:00 ė2,340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那就是坐电梯.

高峰期排队等半天就不说了,你一定经历过:

多部电梯,独立控制,延长等待时间;

单双层模式,高低楼层模式;

点错了楼层,无法取消;

已经满员,但还是被多层按停;

要下楼,先上楼,否则坐不上;

突然下坠;

门打不开;

电梯惊魂,灵异事件…

 

大家吐槽的时候,相信是个人都能给电梯列出一些优化建议.关于电梯的讨论,我相信99%的电梯轿厢里都曾经发生过.

大家对电梯这么多意见,但确实很难见到让人称心如意的箱式电梯.

why?

对于电梯这种出现了一百多年的事物,到如今还经常遭受吐槽,是不是有些逆天?

作为特种行业,我们能理解其对安全性的高要求,但这么多年的发展,想必各厂家的电梯硬件差不太多了.在安全性及速度以外,大家能感受到电梯的区别,主要也是电梯控制软件的区别了.

这么多年的发展,人类对电梯的需求应是非常明确的了;按理,市场的发展,各厂家的电梯同质化基本上是必然的,相同场景下的电梯运行模式趋同化也理应是普遍的.但目前真的很难感受到这一点,从住宅小区,写字楼,商场,宾馆到各类商业楼宇,我们都能很轻易的分辨这些电梯的不同.

why?

也许,特种行业的门槛,导致竞争不够充分?

对安全特性的硬性要求,其它方面的需求可以忽视?

装了基本不会拆,天生就有垄断性?

因为从事通信软件行业,时常感慨通信标准让全世界的通信设备都能协同工作;而电梯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电梯的软件运行模式,第一感觉是可以标准化的.如果行业内建立这种标准,相信我们对电梯的吐槽就不会这么普遍了.

能想象到的,楼宇厢式电梯的发展,联网是早就出现了,智能化(自我学习楼宇电梯运行场景&自适应调整),也来搞一个电梯物联网NGN?

 

这个行业还在发展,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标准已经有了,也许是我太心急,还需继续耐心等待.

也许,这是个机会?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315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