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做家委?
又到一年开学季。
估计很多新生家长有个疑问,到底要不要做家委?
家委是什么?是家长中的代表,与学校教师及校方沟通的桥梁。
学校不方便做的,或做不过来的,通过家委来向家长推动实施,家长不方便说的,通过家委向学校反馈。
家委需要付出很多额外的精力,更关键的是,容易出现2头不讨好的情况,里外不是人。
一般来说,学校方面还好,顶多说家委工作做得是不是到位;但对家长,就很不容易了,多个家庭,形形色色,只要有个别不理解不支持的,家委的工作会做的很难看。
所以,一般来说,刚上学的,有很多热心家长做家委,但几年下来,还能管事做事的,并且不管家长是否认同支持,依然热情不减的,非常少有;真实情况往往是这样的:第一年第一学期热火朝天,几年过后,死气沉沉,不管是对家长还是对学校,报喜不报忧,家委变成老师的传声筒。
人之常情,不是吗?
估计你会好奇,为啥我知道的这么清楚?
过来人呗。
那做家委有没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秉着这个想法去做家委,大概率是归于上面提到的,最终归于传声筒:原因很简单,家委工作是持续多年的,没人发工资,又看不到什么好处,工作中再被个别家长误解,常人很难坚持下去;另一个层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抱着功利心做事,就算你是影帝,时间一长,难免家长有想法,不配合工作。
常人的出发点,相信不外乎几点:
1.自己额外付出一些,老师会对自家孩子额外关注照顾些。
2.能接触到学校,能够获取额外信息,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能获得竞争优势;
3.没想那么多,反正自己有点时间,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情,看起来很美好,被鼓动一下就上了。
回想自己在孩子幼儿园阶段做家委的经历,以及我家领导在小学做家委的经历,也许有些许借鉴意义。
幼儿园时,一开始是没考虑做家委的,因为知道群众工作最难做,从事通信行业,工作时间长也怕没时间精力;但因为在qq群中积极发表了一些意见,后被家委们强拉补录为家委。
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怎么变优秀?我理解,最好的办法是她处在优秀的群体中。
所以,我做家委,从来没想过会有什么回报,也没有想过要老师去额外关照自家孩子;几年下来,坚持分享一些想法经验及资源,也鼓动其他家委家长们分享,带动孩子们积极进行课外活动,对老师也尽可能配合,让带班老师在老师的群体做到优秀(想的是,老师业绩好,也能给班级带来更多资源及机会)。
也许是我们运气好,老师尽心尽力,家长也积极配合。多年过去,直到现在,老师在私下都说那届幼儿园班级是她十几年教育经历中最好的两三界之一。孩子到现在冒出一些让我们惊讶的知识点,问她怎么知道的,都说是幼儿园罗老师教的。
小孩进入小学后,原来幼儿园同班同学又推荐我们做家委,推不掉,工作又超忙,小学阶段的家委工作主要就由我家领导在做了。2年下来,也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期间也经历过家长们的误解,但只要真心付出,家长们是能感受得到的。比如,我家领导,每天在qq群/微信群转发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坚持了2年未间断,连我都佩服。
回报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我们没有追求它,但它偏偏就来了。
孩子们的成长,这种回报无法衡量。说2个大家能感受到的吧。
比如,两月前孩子不小心摔断手腕,住院期间,来看望孩子的家长一波接一波,不少家长主动提供帮助,甚至委托他人来提供一些帮助,做手术时,分管的院长都说,已经有几拨人打过招呼,最后手术时更换了经验最丰富的主刀医生。
再比如,家里老人回老家,我跟我家领导要上班,孩子的托管都有家长主动提供帮助,包接包吃包喝包照看,外带包我家领导下班后的晚餐…
想想,深圳这种城市,还能有人不怕麻烦,甚至主动找麻烦来帮助你。这分量,你懂的。
这种收获,让我们倍感意外,也很感动。
回归到上面的问题,学校方面,有没有好处呢?
我自身感受,真心不明显;作为家委,老师会关注到孩子必然会多一些,毕竟家委与老师要打交道,谈到孩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照顾,就真心不一定了,老师也要避嫌。也许,不给老师送礼,也不用担心老师不关注自家孩子,算不算一个?
最后,再分享一个家委工作纲领,有志于做家委的同学,拿走,不谢。
1.会议日期: 参与人员:
2.家委是学校/班级与家长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有的时候可能会两头不讨好,但这个不重要,家委的目标是协助班级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要能付出及承受委屈;
3.班级是一个小集体,家委要协助班主任及班级老师在学校年级里面的竞争中胜出,协助获得更多的校级资源分配,很多时候要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让步中长期利益;
4.家委工作开展的大体原则:
1)平等公正原则:对所有家长要公平公正,组织活动或方案组织需要兼顾不同条件不同基础的家庭;
2)班费支出制度:收支两条线,可查验;一定费用内的支出由家长授权家委进行;
3)意外风险制度:不可抗力,治安事件,由班级承担;保管不当,自行承担;活动组织:自愿参与,风险自担
4)家委言论制度:持有异议,先在家委内部讨论,未统一前不公布,避免误导,严重降低后续家委工作沟通效率
5)消息发布制度:中立原则,不偏向家长亦不偏向学校;在线家委内部审核通过即可发布
6)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需要班级所有家庭意见的情况,大部分情况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80%),重大事宜遵循一票否定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7)保密原则:对于持有异议或反对意见的家长,家委对异议名单保密,不对学校公布;
5.家委分工:
总协调
信息发布
财务
采购
家长意见统一收集
家长意见分人收集&交流
班级活动组织
课外活动组织
校级活动组织
摄影摄像
平面艺术设计指导
文艺节目编导
公共信息系统维护
礼品方案设计
慰问方案设计
活动设计&预算
法律顾问
我相信,分享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本文不设版权,欢迎转发转载(微信/QQ:40993704)。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