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票的西湖,为啥没人跟进?
国庆节去张家界走了一趟,门票真心贵!2个主要景点的门票,都是250朝上走,其中深林公园里还不包括各种缆车电梯啥的。
十一期间去张家界,这个数字对我们而言也算应景:通常半天行程的天门山景区我们光排队上下山也有8小时了。
说回门票。
据说发改委制定的景区门票3年禁涨令到期,又有很大一批景点门票酝酿涨价或已经确定涨价了。君不见,西子湖畔,已经门票免费十来年,为啥没人跟进呢?
百度了一下,西湖免门票,各类赞扬文章一大堆,不少文章指出,门票收入少了,但旅游综合类收入大幅提升,城市旅游收入整体利远大于弊。
谁信呢?!
真这么好,估计国内景区早就跟进了。在利益面前,利益部门都是用脚投票的,往往是跑的最快的。
如果西湖真的能圈起来收费,我相信杭州早就开始行动了。
去过西湖的,都知道,那个湖实在太大了,市政道路很多都是在湖边的,整个景区本身跟市区是融为一体的;也即是,基本没有将全部景区全部隔离出来的可能。
那何来免费一说?
仔细查了一下百度,原来西湖免费的,只是其中沿湖相对独立的一些景点;即使不去这些景点,沿湖一圈,也不妨碍体会西湖的精致;免费后,政绩就不提了,还可以引入更多的商业利益参与其中,这个也就是所谓的综合旅游收入吧。
所以,我认为,关于西湖免票的旅游模式分析文章,要么是官样文章,要么就是屁民的意淫产物。
关于围景收费的景点,最典型的对比案例,莫过于湘西的凤凰古城了。同样是城市/镇的一部分,与居民的生活起居息息相关,但凤凰古城比较小,本身也确实是个城,只要把控几个进出口就可以围城收票了。凤凰古城的检票口子,早上7点就有人在那里守着了,据说晚上要守到1点钟。
想想看,我们能够在7:00am-1:00am见到的zf部门有几个?
别问我为啥这么清楚。我会告诉你我是凌晨到的,享受了一把土著居民免票入城的待遇么。
旅游不是常态性的消费,在某个目的地,我们基本上在很多年只会去过一次。对目的地而言,我们的旅游消费是一次性消费,相信大部分人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首要考虑的不是门票费用,那必然是不宰白不宰了。
旅游景点,基本都是垄断性资源,虽然有着公共资源的属性,但找个收费的理由总是轻而易举的。
可以预见的是,除非zf强制限价,各地的旅游门票,必然是涨价声此起彼伏,直到门票费用成为影响旅游消费的重要因素,而且是重要到出行还是不出行的程度,而不是去这或去那。
但zf好像也从门票中受益。这个问题好纠结…
这叫遮羞布真难做啊!
提到旅游大部分属于一次性消费,但对于本地民众的重复消费,利益部门也是不遗余力的挖掘。年卡,市民卡,不都是为这个做诠释的么。
身边的例子,个人对深圳东部华侨城近些年的营销手法印象深刻。深圳东部华侨城,票价也是200+。常规而言,大部分深圳市民是很少光顾的,除非在五一十一,往年平时里面是冷冷清清。近年华侨城时不时就推出年卡团购、门票优惠活动啥的,现在景区里面,平时周末都人满为患了。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