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K凭啥这么成功?

作者: hovey 分类: 商业 发布时间: 2015-07-20 17:59 ė2,551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介绍MTK的历史,用的标题好像是看屌丝是如何逆袭的?

联发科是屌丝么?

屌丝联发科,从一开始就是做芯片,而芯片在技术领域属于高大上白富美的行业,属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不是屌丝玩得起的。

为啥会有这样的文章出现?

看了一下,MTK的发展史,还真是让人惊叹。

一家以DVD芯片起家的企业,能够成功转型功能机手机芯片,以及现在的智能机手机芯片,并都能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一定具有内在的成功基因。

MTK的DVD芯片能够成功,貌似在于将DVD原来的视频及数字解码芯片集成到一块,加上极低的售价、完善的软件配套,让DVD的开发成本急剧降低;回想起,零几年的大量的DVD影碟机售价也就一两百元,原来幕后是MTK的功劳!

从DVD芯片转型手机芯片,感觉就像是从小学跳级到大学一样,想想一般企业都玩不转,MTK居然能够成功转型,了不起!

看了一下,MTK从2001年投入到2004年真正在手机芯片市场活下来,是因为碰到了山寨机市场的暴发。熬了三四年才找到市场的机会点,这个,算不算是运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山寨机市场,MTK将DVD芯片市场上的turnkey玩法玩到了极致,手机芯片、PCB、软件都提供好了,只需要找个屏幕、喇叭、机壳,就是一部手机了!

再后面的发展,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升级,也就水到渠成了。印象中好几年前的MTK的智能机方案,貌似率先在山寨机上推行,但毕竟智能机比拼更多的是软件,山寨厂商原来的玩法不太灵了,导致其初期推广效果不佳,在智能机初期市场,MTK貌似一直不温不火,未形成主流;毕竟那个时候智能机还是高高在上,属于高端机型,既然是高端,那么价格就未必敏感了。

智能机从神坛上跌下来,应该是小米手机的横空出世为代表,NB的是,MTK再次抓住了这个浪潮,不意外的在这个市场上延续了山寨机时代的光辉岁月直至今天。

MTK的发展,在市场成功的核心,除了具有行业(破坏)竞争力的价格之外,最大的优势,应该是turnkey的运作方式了,不管是做哪个芯片,都是芯片、软件外加PCB硬件方案都能成套提供,极力降低下游的开发门槛,并依此聚集了一大批上下游厂商跟着一起玩。

不禁让我想起我的第一家公司,在一个细分行业,从中继落地、软交换、接入网管、计费网管系统成套向各类客户提供,但这个还不足够,同时提供了运维代维服务,组合起来不也就是一个turnkey方案么:不管哪种类型的客户,都能选择合适的运营方案,甚至,只需要做好客户这一个环节就够了!

为了了解MTK的发展历史,还特意搜索了一些资料,了解到MTK的一个重要竞争对手,展讯,同样也是学习的MTK的价格杀手模式,在功能机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可惜这家公司在智能机时代押错了方向,瞄准了TD-SCDMA上,从而极大的拉开了MTK的差距,目前已经被紫光收购,INTEL也入股了,貌似现在是转型追赶正当时。

MTK手机芯片市场主要也是中国及东南亚,咋就没掉到TD-SCDMA的坑中去呢?

一个脑补的场景是,MTK作为一家台湾公司,主要依托市场行为选择,追赶高通,以市场为导向;展讯作为一家清华留学生创办的国内企业,以MTK为追赶目标,在功能机市场是追随者,寄希望在智能机市场上弯道超车,基于中国国情考虑,押宝TD-SCDMA。

手机芯片市场,还有一个小巨头,海思,这哥们的玩法,在HW系中自产自销,未来不知会走向何处,但个人非常看好它。

关于人力的一个有意思的数据,不知如何解读:高通大概3万人,MTK大概1.3万人,展讯大概5-6k人,貌似依次是按40%的人力来匹配的,何故?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252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