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任务并发数为什么要固定?

作者: hovey 分类: VoIP 发布时间: 2018-02-02 17:09 ė6,662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我们做呼叫中心,曾经接触到一个需求。

当时,百思不得其解。

客户要求,语音群呼任务,设定任务的总并发数为一个固定值。

按照我们的理解,呼叫任务,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提高坐席的呼叫效率,是预测外呼算法中最优先保障的目标。

其次是,尽可能降低呼损,使客户的呼叫名单尽可能得到有效呼叫。

我们的呼叫任务算法,历经多次优化改进,应当说,市场的反馈还是很ok的。

所以,我们对于呼叫任务的任何改动,都是慎之又慎。

既要简单易用,又要有效高效。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想法,是宁愿错失,也不愿意将系统搞的复杂,导致稳定性变差。

居然要求呼叫任务的并发数固定为一个数值,而不管客户是否会等待坐席接听,以及呼叫名单是否浪费。

直到我们后来深入聊天,才终于搞明白,这是一个合理的需求。

尽可能呼满坐席,这个是用户的核心诉求,并没有变动。

但是,有一个现实的条件,约束了用户。

那就是线路的充裕度。

按照我们以前的算法,虽然保障了坐席的利用率,也尽可能降低呼损,但是保障这两个,损失了另一个。

语音群呼的坐席接听率实在太低,1:20是常态;而语音群呼的坐席数并不会太大,实际工作中,空闲坐席的数量会忽高忽低,再加上20倍的放大,导致呼叫并发的波动范围非常大。

20个坐席,极端点,可能一会千线并发,一会儿一百以内。

客户是爽了,但伴随着另一部分人的痛苦。

线路提供商。

线路提供商,最希望看到的是,客户送过来的话务量持续、稳定。

呼叫并发数忽上忽下,线路商受不了。

没有线路商的支持,客户的业务也无从谈起。

所以,这才深刻理解了客户的这一需求。

我们设计的运营版呼叫中心,从运营商、代理商、企业用户,各个类型又分为不同的角色,管理员,操作员,经理、财务、班长、坐席等,每种角色对系统的要求各不相同,在实际的市场应用中,也一直进行着各类完善,原以为对很多业务理解的也算比较深入了。

没想到,居然遗漏了线路商的角度去审视系统。

我们8字经营理念中,排在第一的,就是“贴近”:贴近市场,贴近用户。

惭愧。还得继续努力…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809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