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解决口臭困扰

作者: hovey 分类: 杂记 发布时间: 2021-11-12 19:28 ė876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这是一篇有味的文章。

但干货满满。

特别适合口吐“芬芳”者。

就算不能帮到你,也一定能够帮到你亲近的人。

互联网的世界,原来找点知识,还比较容易。

但现在,要找点有用的东西,愈发艰难。

信息噪音太多,不是广告,就是营销。

去伪存真,是个技术活。

魏泽西付出了生命做学费。

除口臭,哪家强?

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请到山东找蓝翔。

原谅我跑偏一会。

口臭是难题,很多人很痛苦。

很多人直接弃疗,无法根治。

有人说,某某口气清新剂,非常好用,效果非常显著。

有人说是完全没想到,居然是幽门螺旋杆菌惹的祸。

有人说,洗牙漱口就搞定;

有人说,要去专门的医院,深度查一下,是口腔问题,还是肠胃问题。

没专业检查的情况下,有个简单的方法。

用舌头舔舔手背,隔1分钟再闻下气味。

酸臭是口腔问题,腐臭是肠胃问题。

完全0成本,偷偷的舔一下,又不掉块肉,试试看?

很多人写的非常严谨,虽然高深莫测,但一看就好有道理的样子。

而且作者居然没有放推广链接,太有良心了。

是不是找到真理了?

看了N多信息后,经过认真思考,不盲信,总结了原因。

居然跟我们开发搞产品的思路,一模一样的。

为什么口臭?

有气味传给别人了呗?

掩盖是种方法,口香糖,口腔喷雾。

这个治标不治本,想治本?

先要搞清楚,气味哪来的,口腔里,还是食道肠胃里?

口臭主要还是呼吸散发出去的,所以,那些宣传问题主要是肠胃问题的,真是坏。

以何为证?

我们无法判断哪些说法哪些数据是真真假,是否值得相信,但一个地方的数据,信任度可以提到很高:

教科书。

白纸黑字上的东西,教化世人,要是存在错误误导,那可是流“芳”百世了。

教科书上展示有个统计,90%的口臭来自口腔,就是这个数据,不要怀疑了。

口臭患者,怎么可能辨别自己属于哪一类?

如果是食道肠胃的问题,该治治,但先排除口腔问题再治也不迟。

刷牙漱口认真点,估计还是有口臭,对吧?

刷舌苔!

买个专业的舌苔刮,认真刮,刮到干干净净,就像网上图片那样的。

这里就不放图片了,避免饭点看文倒胃口。

坚持刮舌胎一段时间,我相信,一大半的口臭患者就不再有烦恼了。

那些有牙周炎、龋齿的,有没有口臭都该治,也是口臭的来源之一。

接下来,可以再深究下,为什么会臭呢?

有东西腐败了呗?

涉及到3个:原料、细菌与环境。

途径之一是减少腐败的原料来源咯。

刷牙、漱口、牙线剔牙、刮舌胎,都知道是干啥了吧?

包括治疗牙周炎、龋齿、洗牙之类的,不都是跟减少臭味来源原料有关么?

原料腐败了,是细菌来完成的。

所以,途径之二是搞定细菌。

灭杀之,简单粗暴有效。

搞专业的漱口水,灭杀口腔口臭相关的细菌。

问题也随之而来,口腔中的细菌,并不都是坏的,很多细菌也是必要的,包括令人生厌的口臭相关细菌。

哪里有定向的灭杀材料呢?

所以,灭杀有效,但常用未必好。

那就替换之。

口腔本身就是个容器,也是细菌的生存环境,改变口腔的菌群分布。

别说,还真有人这么干。

这个脑洞开的有点大,但逻辑是通的。

一些多年无法治愈的病友,就有分享类似的经验,真的能康复。

先将口腔中的细菌环境进行消灭,同时改变饮食习惯,补充有益的菌群药物,持续一段时间。

专业性超强,不适合绝大多数人,但真能搞定问题。

虽然代价有点大,而且需要坚持。

综上,对于绝大多数口臭患者而言,在排除口腔疾病之外,最需要养成的习惯是:

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刮舌苔,每年洗一次牙。

非常非常简单,坚持超级超级难。

能看到这里,就问一句,舔了手背没,什么味道?

这个方法有没有用,相信也能自行判断了吧?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1004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