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hovey
分类: 商业, 杂记
发布时间: 2023-01-09 17:53
ė834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疫情放开,广大人民群众也都到了杨康阶段,谁都不嫌弃谁了,临近春节假期,正是该为欢度春节做准备了。
但从新闻中,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一些耳熟能详的公司,都在裁员。
不管是在找工作的,还是已经工作的,估计评判如今的就业形势都不会乐观。
不管是创业的,还是守业的,估计对当今的经济形势没有多少敢说明天会更好。
人生的发展,总不会一帆风顺,身处逆境,才是人生常态。
但现在的情况是,太多太多人,一起碰到逆境,共振了。
经济往微观上说,一个人/组织的支出,就是另外一个人/组织的收入。
当大部分人都在逆境中,努力的效力可能就没那么大了。
一些人选择了更加努力,卷的更有效率,即使取得相同的回报要求付出更多。
一些人选择了躺平,降低欲望,适当的休息,或者停下来充充电。
不知道哪一天,工作没了;要是单身还好,上有老下有小,该怎么办啊?
前几年,收费站裁撤收费员的感叹,“除了收费啥都不会”,言犹在耳。
前30年,多少公务员的工资都发不出,以至于出现“下海”潮。
人的职业生涯却有40年,又有几个去研究过社会职位安全感的变迁?
貌似,要么是用人单位错了,要么是求职者错了,两者必居其一。
这不,这两天,有位清华的硕士不就在网上声讨某单位恶意低薪(2W)么。
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错误的原因大概率有二:一是期望高了,二是薪水低了。
当有更多选择的时候,不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求职者,都是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做出选择。
要在博弈中取胜,或者说在很多博弈中取胜,关键是什么?
当我们具备不可替代性,具备绝对核心竞争力时,还会担心安全感的问题么?
首先,这个竞争力,不是自封的,而是要从博弈对手的角度评价。
换位思考,说起来并不难;难的是遇事能有这种思想,能落地实践,且持续改进。
如果能够建立绝对的竞争力,天下独此一家,哪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绝大部分情况,我们只需要建立相对的博弈竞争优势即可。
如果能找到的领域太少太少,那就真要自我检讨了,早干嘛去了?
大学生,原来是天之骄子;现在每年毕业1千万,还能骄傲的起来?
很多人,说起来工作了10年,但本质是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10年。
实际上,知道了上面这几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却很难解决。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状元只有一个,我们更要关注的是行业成才的概率。
对于职场人,很多人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能力的错觉。
当然,如果自觉年轻,不怕犯错,犯错的成本也承担得起,那就敢想敢干。
如果善于从错误中学习,简直算是建立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捷径。
建立/找到具备竞争优势的领域,并努力保持或放大自身的竞争优势,无论对组织,还是对个人,才是真正的安全感。
几千年中国都在世界之巅的位置上,只是近几百年掉了下来,而且现在又快速的追到了世界老二。
几千年能在那个位置上,一定有它内在的原因,如果不是科技硬实力,可能就是文化软实力了。
也许我们被西方宣传洗脑,觉得太多东西是糟粕,忽视中国的文化兼收并蓄务实实用的一面,估计我们会有错误的判断。
现在的世界老大,各种乱象,长远看,其衰落是必然的。
老大衰落了,能上位的,结合历史看,除了现在的老二还有其他人选么?
跟上面的论断一样,也许并不是我们多优秀,也许还会有所退步,但是,我们只要保持相对优秀,也极大可能在博弈竞争中胜出了。
首富马曾经说过,今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