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艰难,还被线路方罚款,冤不冤?
我们有个销售,前两天给我看了一个信息,带着一点情绪。
他有个客户向他抱怨,跑的线路被罚款了,觉得线路方很坑。
而这个线路方,又是我介绍的。
因为我们作为厂家,不碰线路资源,给大家做介绍,也是基于帮忙的性质,不牵扯到利益,所以,各方一般不会对我们说些难听的话。
当利益受损时,虽然嘴上不说,并不代表没有怨念。
所以,就算没有利益,我们也不能忽视合作方的这种感受。
毕竟,做介绍,那也是我们的信用在背书。
于线路方如此,于运营方一样依然如此。
否则,作为厂家,天天讯通介绍的都是些啥人啊,不靠谱!
为了做到靠谱,我们一直在努力。
做靠谱的产品,做靠谱的服务,也尽可能给大家介绍靠谱的资源,靠谱的客户。
无论你是线路资源供应方,还是线路资源采购方,借此机会,在这里,向朋友们说声抱歉。
不管是我们以前介绍的,还有以后再介绍的,不可避免有不靠谱的存在,还请多多谅解。
同时,对于那些初次合作或者尚未建立合作尚不熟悉的,或者业务规模没有达到一定级别的,或者风控水平基本靠赌的朋友们,你们总是希望我们能介绍质优价廉的线路资源或者推荐业内资源大佬认识,我真心想说一句:
不是我不愿意推荐,而是实在做不到啊!
多多包涵,多多谅解。
回到开头的话题。
我劝了下我们销售经理,不要着急,冷静一点,兼听则明,偏信一方,往往会犯下错误。
果不其然,最终确认,最终用户的话务不是按照报备话术进行,涉嫌电诈。
随后采供双方进行了友好的协商,问题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置。
回头一看,采供双方均无恶意,但问题还是会发生。
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语音业务管理难度大,风控不及时极其容易造成损失。
所幸,一些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像AI质检,随着技术的成熟,门槛越来越低,成本也越来越低,也不再高不可及。
试一试,也许真的靠谱。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