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踏坑之一:鱼的记忆

作者: hovey 分类: 技术, 管理 发布时间: 2017-03-11 23:14 ė2,478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人说,鱼的记忆,只有3秒。

我不知道科学家是如何测算的,因为科学家们同时做了另外一个实验,说是在鱼缸中间隔一块玻璃,鱼撞多几次后,再也不会游到另一边,即使后面撤掉玻璃也一样。

我也很好奇,到底哪个是真的。有养鱼的朋友,不妨实证下。

因为,偏见是一种人性,我们总会相信支持我们偏见的那个论据。

但我今天要写的,是真真切切发生的:运营中的一些坑。

凡是坑,不让几个人踏进去,就不是好坑。

如果能让人反复踏进去的,那是钻石坑。

我们很多时候认为,触碰利益比触碰灵魂还难,都被坑过一次了,下次应该不会再踏进去了。

但又有一句俗语,好了伤疤忘了疼。

如果一步一个坑,那就不是好坑。坑总是在角落,是稀缺性的,有些人人品好,闭着眼睛走路也塌不进去,但我们不能说那里没有坑。

好坑总是在你冷不防的时候让你跌落进去,不常有,但也不唯一。

时间是检验钻石坑的不二法宝。

钻石坑,还真不少。

一直在厂家混,用我们产品做运营的兄弟,总要踏上几个,正所谓,不经历不成长。

今天就说说其中一个常见的坑。

如果误伤哪路朋友,还请多多担待,无则加勉,有则改之。

这里又有一个故事。

当年,因为业务的关系,很多运营者的平台IP地址被封杀,没有办法,运营者反应很快,更改平台IP地址,但用户的终端却分散在城市各地甚至异地,怎么办?

这给了很多员工一个机会,公费报销,摩托城市角落游。

这是一个友(dui)商(shou)客户真实的案例,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是我们产品的一个卖点故事。

因为我们当时搞了一个Freelink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什么原理呢?

终端除了记录平台IP地址外,还记录了一个第3方邮箱,如果注册不上,那么就向邮箱中取邮件,获取最新的平台IP地址;而平台定期向邮箱中发送邮件,刷新自己的IP地址。

够简单吧!奇效!大用!

不痛一下,你就不知道这个小特性的价值。

当然,懂技术的你,一定要问,为什么不用域名/DNS呢?

十几年前,不像今天域名的获得及配置这么便利,那时候大家对域名还比较陌生,貌似那时候还在谈论三七二一,我们就采用了这样一个土办法。

不但如此,服务也到家,邮箱都不用客户申请,出厂自带,由厂家购买企业邮箱分配一个账号。对客户而言,这就是水电气管道,天生俱有,透明的就像不存在。

有这种理念,还有接地气的技术,虽然土,但有效;所以,老东家几年后在这个市场基本占据垄断地位,也就不稀奇了。

说了这么多屁话,真传一句话,总结就是一个:终端上配置服务器信息,务必不能只使用IP地址。

看到这里的朋友,如果你还在做运营,不管是哪个行业,如果你的运维团队不超过5个人,我相信,这一条,至少有50%会中招。

为啥这么肯定?

我们现在做呼叫中心产品,很多客户用我们的系统发展业务,我们一直跟客户强调,要用域名,要用域名,要用域名,但收效甚微。

因为,最常见的状态是,维持现状不改变,今天系统是正常的,明天也是正常的,后天也正常,半年后还是正常的,1年后依然工作正常。

虽然我们很想形成打包方案,但只做产品链上的一环,我们无法改变终端加入这种保障机制,所以,我们只能一而再的劝导客户采纳建议。

出来混,总是会还的。做运营,不能仅仅依靠人品。

我们的客户中,就有碰上的。而且最要命的是,十多年的运营人,这个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要用域名!

要用域名!

要用域名!

我相信,看到这里,中招的,心里一定会想,下周上班就落实。

然后,我更相信,下下周再看,至少还有一半依然岿然不动。

得服!

 

分享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欢迎分享。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632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