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复盘么?
今天看了一篇介绍滴滴的文章,里面提到了复盘,让我想起一段往事。
这里的复盘,可不是搞股票的那种复盘啊,如果你是受标题影响,以为可以看点股票投资类的,那只好说声不好意思了,搞投资我连门外汉都不是,您走错门了。
据说复盘是联想的重要文化,是广受敬重的柳传志先生力推的一种个人/企业/组织学习成长的方式。
还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连怎么做,怎么思考都总结了;就是说,材料都准备好了,怎么做都有完整的说明,不用多想,照着做就能享受到饕餮大餐。
刚百度了一下,貌似还有本书,就叫《复盘》。
一看就是好方法。
但估计100个人看了,99个会出现,晚上看的激情澎湃,思绪万千,早上起床,该干嘛还是干嘛。
在上一家公司,也曾经经历过几次复盘:这些先进的思想及方法论,大BOSS吸收后,尝试在公司管理层进行推广,前后也使用了几次。
有没有效果?
回想起来,貌似就复盘本身而言,起到多大作用,没太大感觉。因为这个复盘,后面也没有推广开来,搞了几次后就销声匿迹了。
方法是很好的方法,我心里很认同,也尝试着去适应这套方法;但就是难以落地。
why?
现在回头来看,不是方法有问题,首先是人有问题,团队有问题,水平可能不够。
团队成员无法深刻理解复盘这种方法的目标及意义,也就谈不上执行到位,对于舶来品的方法论,与组织实际情况的结合可能还需要进行调整,拿来主义可能不会很完美,团队整体上还不适应这种方法。
其次,执行也可能存在问题,自上而下推行的东西,如果上下不能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加上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最终结果多半以敷衍了事收场。
事实上,真的没有复盘么?
复盘的核心本质是反思总结,最终的目标,也是真正的重点,是改进提高。这是任何一个成功的组织都会进行的步骤,只是联想那个公司总结这个叫复盘,并且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实操方法而已。
组织在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方法,达到目标才是真谛。
写到这里,想起来我们团队产品做功能演示,第一次掉链子的场景,还写过一篇《关键时候掉链子》;为此,还专门进行过内部讨论总结,用的土方法;公司一共进行过3次演示,一次比一次成功。
一次性将事情做完美,毕竟这是理想的情况,是追求,但没法强求;团队能够做到一次比一次好,这就很好了,这就有希望。
螺旋式上升,达到目标,就很好。
啰嗦半天,也不知道写了些啥,要过节了,今晚平安夜,耐着性子还能看到这里的,也挺不容易,那就再祝大家圣诞快乐!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370
2 条评论
个人感觉,复盘是一种磨练心志的方法论,既然是盘,一定是从头到尾的一复法;至于盘,指的是增益效果,就是计划和调整。盘中复的结果就是,要么激进大进细出,要么萎靡无所适从。个人理解,不要在进程中做(日报周报会更好?),也无法全员推广(基于势的加减,做事的兄弟知道why就够了)。
我理解复盘一般是事后复盘,当然一件事情可以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也可以复盘。复盘的目的是总结提高,螺旋式上升,自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