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很多年以前,我那会还是在做运维,当时我觉得我做的挺好的,挺专业的。
我用了很多年,才反应过来,当时很傻很天真。
到现在,依然经常碰到这种情况,身边的同事,年轻人,包括自己在内。
怎么说呢,犯傻这事,跟有瘾似的,要杜绝,真的很难!
我以为我是对的,我也以为你以为我是对的,但是,你以为的永远不是我以为那样的。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你非我,岂知我的苦?
曾经有一次,有客户跟我反馈一个问题。
实际上那时我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但傻劲又来了:因为觉着跟客户关系还不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技术的角度,按通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根据问题发生的过程,一共经过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可能有哪几种原因引发问题,按照经验分别有多大概率,然后提出一些处理的意见&建议。
自以为很对,很专业,也希望能够解决客户问题。
但真错了。
客户耐着性子听你解释这么多,没有发飙,应该算是涵养非常不错了。
买了一部手机,打不了电话,投诉厂家,厂家给出的意见很专业,各种分析,各种指导,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估计你的感觉多半不会很愉快。why?
跟你反馈问题,就是希望你解决问题,你扯那么多干什么?
找你反馈问题,无非就是希望你能解决问题:
1.你很重视反馈的问题;
2.你有能力解决问题;
3.你能在有效时间内解决问题;
这个问题,跟你的产品有没有关系,有多大关系,是环境问题、使用习惯问题、配置问题还是配套产品问题,都是次要的。
以为自己很有经验,但真的很没水平。
同理心!
不管你是不是站在公立的立场去分析&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之前,扯得越多,给人的感觉,就会是推脱。
对外如此;在一个团队内部亦如此。
对上级,如果你不能换位思考,去理解组织、上级对你的职责要求,你的职场之路必定会走的非常坎坷;
对平级,如果你不能换位思考,了解大家对相互合作的期望,想必你的同事关系也很难出彩;
对下级,如果你不能理解下属的期望与感受,那么团队的凝聚力就不太可能很好,就难以有效带动团队前进。
子非鱼,你永远无法完全理解鱼的感受;但实际工作生活中,我们总是一会儿在鱼的位置,一会在人的位置。
换个视角,世界也许会大不相同。
知道并不代表能做到。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同。改进,何其难!
知行合一, 与君共勉。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