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技术的人到底有啥特点?
有件事情,让我疑惑了好些年。
与甲方小伙伴打交道多了,经常碰到人问,我以前是不是搞技术的?
我有些郁闷,因为有好些年我没有碰具体的技术了。
难道我的脸上刻着,搞技术3个字?
搞技术的状态看来是深入骨髓了,摆脱不了。
搞技术的人,到底身上有啥特点呢?
直到近些年,我才恍然大悟。
搞技术,是面对机器,面对产品,面对技术,是对事,不对人。
而不搞技术的,主要是搞业务的,以对人为主,例如市场、商务、销售等等。
以致于,很多人形成一种印象。
搞技术的,一般都木讷,直来直去,较真,钻牛角尖,不懂变通。
搞业务的,口齿伶俐,滔滔不绝,为人处世八面玲珑。
咋一看,貌似还真这样。
但真正的去观察,发现很多人并不都如此。
有的技术,口才爆棚,不管产品还是业务,谈起来都是行云流水,灵活多变。
有的业务,对于产品及技术应用,一样能深入浅出,高屋建瓴。
见得多了,我就在想,搞技术与搞业务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
直到碰到一句金句,醍醐灌顶。
干货十足。
客户认知大于事实。
搞技术的,很难接受这句话。
而搞业务,不能领悟这句话,估计业务是不太可能搞好的。
技术:明明对方错了,不指正浑身都不舒服,即使得罪客户,那又算得了什么,清白/真理更重要。
业务:客户为什么会这么看?问题出在哪里,有无办法引导客户,或者基于他的看法,换种思路成单?事实是什么,没那么重要。
所以,碰到质疑,大部分技术的第一反应,是寻找证据自证清白,然后据理力争。
而合格的业务,都是先与客户共情,疏导情绪,先认错也在所不惜,然后再想办法引导解决/满足。
归根结底,其区别终归还是一个选择题,事实优先,还是利益优先。
孰对孰错?
如果技术人员,深刻理解“客户认知大于事实”,还能付诸实践,会发生什么?
人格如果能不分裂的话,我看,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苗子就萌芽了。
真的。
懂技术,并不难。
懂人性,就难上一大截了;还能用好人性的,难上加难。
从本质来讲,事实与利益,并不真的冲突,尤其是长期来看。
选择事实,也并不必定要去否定客户;顺应客户,也未必就否定了事实。
毕竟,技术看到的事实,与客户感知的事实,未必就是对立的。
就像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事实这东西,本质也是一种认知,也是建立在一方的标准之上来衡量的。
所以,纠结在事实里,着相了。
换个角度,这句话,也是搞业务的秘诀,是内功心法。
如果从技术转业务,这句话的价值,让绝大部分少走3年弯路,是起步价。
一直在搞业务的,合格与优秀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对这句话的领悟&执行能有多深。
不信看看身边那些优秀的销售,看看他们的行为处事特征,是不是如此?
最后感慨下,多少年,我就是文中的那种技术,为人处世的模式就是钢铁直男。
我深感认识这个世界的艰难,走了太多太多的弯路。
搞业务的一般很难真正理解搞技术的,但谁身边没有几个搞技术的呢?
帮这帮技术适当转变下观念,于公于私,都是善事一桩。
所以,欢迎转发。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1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