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共识!
大家发现没有,各类电子产品都陆续涨价了。
或者以前有各种优惠的,现在优惠很少见了。
电子产品遵循摩尔定律好多年了,涨价的时候还是比较少见,特别是普遍涨价。
印象中,2011年泰国洪水为由头的硬盘涨价,感觉持续了五六年价格都没有再回去过。
2017年内存大幅涨价。有个笑话,某老板开网吧亏得受不了,结果倒闭后拆电脑内存卖居然赚到钱了。
2020-2021年这一波,电子元器件的渠道商,估计乐开了花,相应的,为生产计划不少厂家愁开了花。
据说,一些元器件涨价几十倍到百倍了。
以前,挑三拣四;现在,有奶就是娘。
真的有这么缺么?
按理,只要厂家没有绝对垄断,元器件渠道商大大消息不计其数,谁要控制价格,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
往往,陷入囚徒困境,宁愿亏着也得干。
所以,摩尔定律总是有效,消费者总能享受到科技的红利。
但一些“天灾”,就像泰国洪水,例如这次新冠疫情,却打破了平衡。
生产能力明显不足时,渠道上下游形成了一致预期。
当厂家、渠道商一致认为市场缺货,价格将大幅上涨时,大家会怎么做?
囤货!
3个月抵得上3年的努力,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加入囤货不是?!
总体虽然缺,但分配不畅,市场也失灵,导致极度扭曲。
何解?
无解。
完全市场化,要重新平衡,要么一批人挂掉出清,要么供应上突破。
有形之手干预,必然导致另一种扭曲的平衡。
重新平衡之前,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人欢喜,有人忧。
可怕的共识!
有生之年,必然经历。
房价永远涨的信仰,像不像?
历史上,灾荒之年,囤货居奇,易子而食。
现代人,远一点的,食盐、板蓝根,近一点的,口罩、酒精等。
估计不少家庭还在消耗当初高价购入的“必需品”吧。
现代社会是文明的社会,有规则可循, 一般情况下,不必要杞人忧天。
但有种情况,超出人类社会的掌控,叫不可控力。
不可控力有哪些?任何格式合同都会有相关的描述。
不可控力,是社会群体相对最容易取得共识的情况。
还会有哪些情况,群体也会取得共识?
深度思考下,我们该如何去识别共识的不同阶段,如何去应对?
蕴藏着危,也蕴藏着机。
早10年想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了。
分享给大家。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