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踏坑之3:免费服务
我家小朋友很爱看《奔跑吧,兄弟》,对里面的明星都能头头是道,说是同学们都爱看,都知道。
可是,她才小学3年级而已。
大概没多久以前,《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也是火遍大江南北。
据说,这些综艺节目,都是引进的韩国版权,花了天价引入,从千万到亿不等。
那时还很迷糊,不就是一个综艺节目么,电视上都有播,自己依葫芦画瓢,不是很容易么?
山寨大国居然舍得如此掏银子?
后来才知道,购买版权,人家不仅仅让你使用类同的节目形式,还输出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如何选择角色,如何设置综艺环节,如果避免踏坑,增强节目的吸引力。
归根结底,不就是贩卖业务顾问/咨询么?
想想,现在火爆天的华为,如果当年没有引入IBM咨询,重构公司管理,现在能否站在世界之巅,还真不好说。
从结果倒推,华为当年投入的费用,值呢,还是不值?
经验,价值不菲。
绝大多数人,衡量价值,大部分是以带来的正收益为标准;但实际上,还有另外一个衡量尺度:避免损失。
但这个最容易被忽视。
这也是我写运营踏坑系列的初衷所在。
它很有价值,它就在那里,但局中人,往往瞄上一眼,束之高阁。
因为,我们还在前进,很幸运,没有掉坑中,还没有失去。
以前有个段子,问佛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有人说是得不到和已失去。
待到已失去时,才会痛彻心扉。
从开年到现在,我所获知的,已经有2位朋友,在运营中,栽倒在一些坑中,损失甚大。
厂家的服务,虽然可以规避很多坑,无形中降低很多潜在的损失,只是因为没发生,所以,我们感受不到它的价值。
所以,对服务,我们不买单。
然后,我们总期望,能以市场上最低的价格,获取到市场上最稳定的产品,享受最有保障的服务,获取最大的收益。
嗯,通常情况下,我也是这样想的。
我很佩服我职场中第一个东家。
因为产品线系列齐全,从上到下都有,索性将服务包干,运营中所能涉及到的服务,开发了很多私有技术,以0售价或接近0的售价向所有客户提供,所有的成本全部转嫁到硬件产品上。
所以,即使它的硬件比别家贵,大家一边骂,一边继续加深依赖。
所以,它最终做到了细分市场第一,基本可以称之为垄断,超过寡头垄断,因为基本上找不到显性的老二。
所以,即使经历了很大的团队动荡,在市场中它依然能屹立不倒。
大家都说,上了贼船,下不来。
实际上,哪里有贼船呢?一个产业链上,大家都要生存,这船,还不是大家一起造的?
君不见,即使细分行业都老大了,一百几十号人的公司,其几个核心股东,在这个市场上取得的回报,都不及业内很多做运营的夫妻店或几个人的个体户。
这是事实吧?
绝对。
正常么?
也正常。
还能称之为贼船?
运营踏坑,我都写到第3篇了,我也不知道我后面还会写多少篇。
如果你还不关注,或者已经看过文章,自己的运营系统,坑摆在哪里,并不采取行动的,不妨留个名。
让我膜拜下!
分享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欢迎分享。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