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长补短or扬长避短
大部分人都喜欢完美。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总是尝试让自己更完美,哪里不行补哪里。
所以,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们的课外辅导班也没减少,职场上,各种英语培训很火爆,演讲与口才也红火了好多年。
可这,真的好么?
学生时代,因为有考试的那条线,不管你是否喜欢,还是擅长不擅长,那条60分的线,你必须过,所以,学生时代,必须取长补短。
走入社会,如果在职场中,你还要是这样想,就算你在学生时代再优秀,估计要不了几年,泯然众人矣。原因无它,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性价比不是一个数量级。
那劣势怎么办?
习大大国外出访不会说去华尔街补习下口语的吧,学着做就是咯。
我经常开玩笑说,我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单独拎出来,都算不得大牛;但是,团队中的人结合在一起,能做到大牛都做不到的事情。
以前一个领导,在我搞公司之前,苦口婆心的劝我,做企业市场很苦逼,不要走最艰难的道路(自己投钱开发产品),可以采用拿来主义,验证市场存活下来后再来开发产品。
理是这理,我也很认同,理智的情况下,这样操作,创业的风险要低很多,就算失败,代价也小很多。
唯一的问题是,这不是我所擅长的。
在通信行业十多年,虽然也在市场呆了几年,但营销不是我的长项;相反,做产品,搞技术,倒是一直都没有放下过的,对行业也算稍稍有些粗浅的理解。
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那条最难的路,选择做呼叫中心软件;无它,不管是市场人脉,还是产品技术,选择这条路,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是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
说到这里,想起以前的一些趣事。
个人语言能力爆弱,学英语就不说了,深受其害;国语也说不利索,很多时候,明明说话一片好心,别人听起来以为我是在使坏。
我在西安读了4年大学,工作的时候,在北京也呆了2年,一次在北京问路,正儿八经问了半天,人家大爷一句,请跟我讲普通话好吗?
我曾经发现身边有2位朋友,表达水平很高,一件很无聊de事情,可以表达的妙趣横生;如果我和他们讲同一份PPT,表达内容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听众哈欠连天,一个听众兴趣盎然。
我很苦恼,深刻想改变这个情况;但跟学英语一样,花了80%的精力往往还只能在及格线上挣扎,普通话依然是方言的水平。
作罢。
有那功夫劲,还不及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再发挥发挥呢。朋友们,你说呢?
我相信,分享的越多,收获的也越多。本文不设版权,欢迎转发转载(微信/QQ:40993704)。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