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销二三事

作者: hovey 分类: 杂记, 管理 发布时间: 2016-01-05 18:18 ė3,750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昨天公司有个兄弟报销,发生了一点不愉快。

因为在报销处理时,我发现票据与报销额对不上,遂问了一下原因。可能是语气不太对,这兄弟一下子就非常激动。

我知道这种感觉。

实际上事情也很简单,主要是这个兄弟没有经验,也没有注重这一块。

2个商家给的发票,一个少一块钱,另一个是没有二维码的旧版发票,而且没有商家盖章,没法用。

对方情绪有些失控,当时我就知道自己的语气有问题了,所以当时就没有继续跟他探讨这一块,而是到了晚上再跟他做了一些沟通。

因为不被信任的感觉,是非常糟糕的。

但财务上,一分一毫,也是错不得的。

还在第一家公司的时候,那时被外派到北京工作。

因为是独立管理一个办事处,出行前就被长辈告诫,财务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一直铭记于心。

我在办事处的报销,非常细致谨慎,所有的票据背面,都会注明何时、何地、何人因何事才发生此项费用。

所以,我认为财务处理我的报销票据应该是非常省心的。

但是,报销方面发生一件事情,到现在我还铭记于心。

办事处的报销一般都是累积一个月进行一次,事情应该是头几次的时候,具体时间不太记得了,但肯定是在办事处开展工作前面几个月的一次报销。

实报实销,实际上是很吃亏的一种方式,员工或多或少都会吃亏,因为一些票据是拿不到的或拿不全的。所以,自从享受实报实销的待遇以来,我的报销都是要贴钱的,因为贴的不大,所以就无所谓了。

那次报销票据有点多,远在深圳的财务在核算的时候,给我打了3个电话,仔细询问某3笔报销的具体情况。

第一个电话还好,感觉也正常;到第3个电话,就深刻的感觉是被侮辱了,因为我的票据背面已经注明详细情况,清晰的不能再清晰了,居然还被如此盘问。

印象最深的一个费用,是与一个员工的中餐费用,2个盒饭,二十几块钱,财务了解事情后,依然被卡了。

这个费用是怎么发生的呢?因办事处扩大,需要配置几台电脑,为省费用,与一个兄弟到中关村攒电脑,中午的时候一起吃了个快餐,想的是因公发生的费用,所以报销。

卡下来了的理由是员工本身就有餐费补助。

现在回头来看,实际上这个费用就属于可批可不批;了解了实情后,应该要批,但不批也属正常。

我的脾气应该算是很好了,但当时真的是非常气愤,但最终我还是压制&接受了。自此以后,在财务的合规性上,我更加谨慎,再也没有出现这种纰漏了。

当然,我也不会因为公司的财务要求,后续工作时报复性的不再顾及公司的成本费用,而是继续以前的原则,该省必须省。我的理解,这是做人的品质问题,跟财务无关。

到今天,我已经非常释然了。

换位思考一下,财务在处理市场的报销时,肯定知道市场的报销是存在灰度的,有的时候,这个灰度空间还很大。怎么办?

只能按规则办。不要尝试去理解,按规则办事是最稳妥,也是最可执行的方案。如果存在不合理,那就是制度上不合理,需要改进。

特别的,天下没有绝对健全的财务制度,任何财务制度一定是存在漏洞的;所以,老实人,吃亏在眼前,那是必然的;但长远看,是一定受益。

因为,没有哪个领导是真傻,或者是傻一辈子的;财务,以及审批报销的业务领导,很多都是从一线出来的,怎么操作这种灰度,还不比你更有经验?没有指出来,那大抵是大智若愚而已。

所以,财务报销,是一块试金石。

很多人很聪明,但为什么难以得到提拔重用,很可能是因为在这里就栽下了跟头而不自知。

当然,这是很多年以后我才领悟到的。

财务报销上,我的处理原则是,要守住原则的底线,并不会想着去变通。

估计很多人会提出并坚持这种原则,在不贪公司一分钱的情况下变通处理。我的理解是,不是圣人,这个原则很难坚持,就算能坚持,别人也不会信任。

晚上有事,提前下班,撤了。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392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