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并发到底能赚多少钱?(上)

作者: hovey 分类: VoIP, 商业 发布时间: 2021-05-26 17:11 ė1,331 浏览数 6没有评论

考虑到一些朋友对呼叫并发没有建立概念,先做个简单扫盲。

在语音通信领域,呼叫并发是一个常用但并不友好的名词,往往叫人难以理解,也不知道有什么作用。

呼叫并发,通俗讲,是指系统上同时进行的呼叫数量。

那么,与通信系统上的用户数量有什么区别呢?

用户数量,非常容易被理解,能够表明系统承载的用户规模。很多人以为并发数量就是用户数量,实在不然。

举例来说,一个通信系统上有100个用户,用户数量就是100个。但是,这100个用户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打电话,通常情况下,在绝大部分时候只有少数人在拨打电话,那么在系统上进行的呼叫数量就是呼叫并发数量。显然易见,通常情况下,呼叫并发小于用户数量。

那么,有没有呼叫并发大于用户数量的时候呢?

有的。

以呼叫中心领域举例,班组(一组员工)进行外呼呼叫,为提高坐席(班组员工)的工作效率,可以使用预测式外呼业务,先呼叫一批被叫用户,呼叫的数量超过班组坐席数量,待被叫接听后再将呼叫分配给班组坐席。因为被叫接听的比例不会到100%(通常不会超过50%),相比传统呼叫方式可以大量节省坐席等待被叫接听的时间,因此能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此时,呼叫并发就大于用户数量。

 

那么,行业内很多朋友从事语音通信行业,不少朋友们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话费,所以,1并发能赚多少钱,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考虑到能赚多少钱,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一个是利润率。

而收入又跟业务量紧密相关,也是本上篇的核心内容,下篇将介绍利润率相关因素。

描述收入,一般都是以月为单位,为简便起见,我们先简单估算下1并发单天的业务量。

极端来讲,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如果持续不断呼叫24小时,理论上的业务量上限就是1440分钟。

但是绝大部分系统不可能持续呼叫24小时,一般业务高峰持续6-10小时,看起来只有1440分钟的2成到4成,最多不超过600分钟。

实际上,在通信运营中,通话的计费单位是分钟,不足60秒的通话实际按照1分钟进行收费。

在营销外呼领域中,很多通话在几秒钟内就会结束,因此,实际产生效益的分钟数从理论上将远超600分钟,我们假设平均15秒一个呼叫,是不是一天的分钟数将超过2400分钟?

想得美!!!

因为呼叫从开始到接通需要也需要时间,以及实际很多呼叫并不会被接通,这些时间就不会产生运营效益。

还是举例估算。

一个呼叫,不管是否接通,在系统上都会有一个处理时间,虽然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会在一个范围波动,2-30秒都算合理,根据行业经验,可以考虑取平均值7秒左右。

还是以营销外呼呼叫为例,这也是从业者主要从事的业务类型。

很多营销外呼的平均呼叫时长不到15秒,取15秒作为典型值;营销外呼的接通率,按行业平均20%计算,一天的营销外呼时间大致5-6小时,取5小时为例。

每打5个电话接通1个,接通后持续15秒,计费分钟数为1分钟,但是总耗费时间平均为5×7+15=50秒;每天5个小时合计将产生360分钟的计费业务量。

实际上,一个月不是每天都能饱和营销,实际的营销可以按20天来核算,也即,1并发1个月产生的业务量将是7200分钟。

注意,上面举例,暗含了很多假设:

a.平均呼叫时长15秒,平均接续时长7秒,平均呼叫接通率20%;

b.每月平均营销呼叫100小时;

1并发每月将产生7200分钟的业务量,100并发是多少,1000并发,甚至10000并发呢?

结合话费费率,应该能简单推算出万线并发的业务收入了吧。

是不是吓一跳?

所以,系统并发数是衡量语音通信运营的重要指标,比用户数量更加重要。

上面的演算,可以直观的看出,1线并发能产生多大的业务量,与业务类型、呼叫接通率紧密相关。

在业务类型及呼叫接通率相对确定的情况下,系统并发能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就相对恒定。

也正是因为影响的因素如此之多,导致了通信运营者的不同选择。

业务类型+线路质量,影响接通率。

业务类型,决定了平均呼叫时长。

业务类型,也决定了工作时长。

因为接通率是如此的重要,所以,在线路资源上,寻寻觅觅,各种尝试,不遗余力。

业务类型影响的因素如此之多,评价它是运营者业务最重要的部分都不为过。

业务类型,不同构成不同成色,也基本决定了运营者的营收能力。

有人欢喜有人愁。

所以,看起来都是做语音运营,但是家家各不同。

有盲呼,也有大数据精准营销,还有SEM营销、有回访、有邀约。

有的选择手拨、点呼业务为主。

有的选择预测式外呼业务为主。

有的选择语音机器人业务为主。

行业内做终端语音运营的朋友们,上面的推算,还算合理吧?

hovey微信二维码

本文出自 跬步正酣,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

本文永久链接: http://www.unccc.com/?p=953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Ɣ回顶部